国际原油涨跌频现,难以对基础油市场形成成本支撑;4月,供需层面的消息喜忧参半、也门局势带来的情绪忽上忽下,不过,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的同时,美元汇率自高位回落,为石油等大宗商品带来上行的动力。从近期各大能源机构对于产量的估算情况来看,认为截至到4月上半月,产量增加最多的地区是中东,尤其是沙特,已达到历史的最高产量水平。其次,随着伊朗石油禁运协商的逐步缓解,伊朗的原油恢复出口也给了市场不少的压力。
2.行情分析:
四月份国内基础油市场I类小幅调涨,II类低粘度资源先跌后稳,而高粘度资源维持坚挺,市场观望氛围仍浓。据了解,4月份中石化大部分I、II类基础油内供价继续走高,其中高粘度资源由于供应收紧,需求热烈,4月份价格涨幅较为明显。I类500SN基准价上涨至6960元/吨,环比上调410元/吨。II类150N基准价小涨20元/吨至6540元/吨;500N基准价上涨至7180元/吨,环比上调280元/吨。南阳石化荆门石化本月外销价格小幅调涨100-150元/吨。由于低粘度资源需求低迷,中海油惠州及海南汉地阳光价格下跌200-400元/吨;受台塑、韩国SK炼厂检修影响,国内高粘度基础油资源紧张,价格坚挺,台塑500N报价8300-8400元/吨。
3.供应方面:
国内基础油市场供应虽然充裕,但并非过剩。两大旗下炼厂严格执行控销政策,多数基础油资源内供旗下润滑油公司,外销资源收紧。中石化旗下南阳石化外销量持稳在5000吨;燕山石化及济南炼厂均1000吨;上海高桥石化外销量维持在3000吨;荆门石化外销量下滑至3000吨左右;茂名石化则无量外销,内供为主。中石油旗下仅大连石化少量资源外销;抚顺石化及大庆炼化停车检修,无量外销;大庆石化库存则均内供为主。其他炼厂则多维持低负荷生产,保持库存中低位可控。进口方面受到台塑、SK等炼厂检修影响,市场资源呈现收紧之势。虽然壳牌-现代基础油低粘度资源弥补供应缺口,但因其多数资源为低粘度产品,高粘度资源市场仍表现紧张。
4.需求面:
国内经济环境疲软仍是影响润滑油产量的主要原因,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.0%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,工矿企业用油持续下滑,下游订单稀少,国内润滑油多数企业维持以销定产的避险模式,生产热情大减。据部分下游调和企业人士反映,目前终端润滑油消费仍显迟缓,因此,企业生产积极性十分低迷,加之对于原料基础油的看跌情绪依旧浓厚,采购方面多以按需为主,大单备货寥寥,市场交投表现难有实质性好转。
总之,对于5月份,需求表现仍将制约市场回暖步伐,鉴于目前基础油价格相对较低,因此后市基础油市场整体价位将趋于平稳,上涨动力不足。(文章来源:
埃美克润滑油摘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