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7月进口原油3071万吨,同比大增29%,是历年新高,高于去年12月份3037万吨的水平。
去年油价下跌开始,中国就成为国际市场上采购的主力。5月份中国进口原油在4月石油进口大幅上升之后,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。
6月8日,中国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,5月份中国进口原油2324万吨,同比降低10.89%,环比4月的3029万吨下降23.3%.中国需求增长放缓,加之6月初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决定6个月内维持当前产能不变,造成油价下跌压力。
进口原油量跃升可能是加快储备,也可能是生产所需,原油采购流程一般都需2个月,个别月份的数据无法反映长远趋势,但低油价有利于中国低价收储,商业炼油厂也可以在储存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加大采购,以应对未来生产。
5月份,中国进口原油规模下降时,曾有声音称中国的原油储备库或已装满,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国家原油收储的策略灵活,会根据公开市场行情操作,不会受油价短期波动影响。
今年以来,北美页岩油没有因为低价被挤出市场,伊朗核谈判取得进展有助于潜在原油供应增加,受这些因素影响,国际油价一直在低位徘徊,维持在40美元~50美元/桶的水平。
中国进口增加的同时,油价一直在下行轨道。7月成品油进口239万吨,同比增速28%,同样保持了6月来的高速增长。国际油价则跌到今年1月份水平,布伦特原油大跌18.5%至50美元附近。
公开消息显示,惠州、青岛等国家储备库二期工程在建设中,也可能有完工的项目趁低油价注油,拉升了进口数据。
2014年公布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中,包括舟山、镇海、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在内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,储备原油1243万吨。
但总体而言,中国的石油储备规模依然不大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,截至2013年底,中国战略原油储备能力达到1.41亿桶(约合2000万吨)。
按照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的规模简单计算,我国已有战略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.9天,商业原油储备可用13.8天,全国原油储备够用22.7天。距离国外90天的水平,尚有距离。(文章来源/
埃美克润滑油/摘自网络)